中國[日本地理區域概念]

中國[日本地理區域概念]

日本的地域名:中國地區(日文:中國地方,平假名:ちゅうごくちほう),位於日本本州島西部。日本的地域之一。 由鳥取縣、島根縣、岡山縣、廣島縣、山口縣,5個縣組成。 另外,行政上的管轄作為氣象廳山口縣除外,海上保全廳位於山口縣北部,國土交通省海事事務所下關市除外。 注意:此“中國地方”與“中華人民共和國”沒有任何關係。

區域簡介

中國[日本地理區域概念] 中國[日本地理區域概念]

日本“中國地區”(假名:ちゅうごくちほう,羅馬字:Chūgoku chihō ),漢語亦稱為中國地區,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、山陰道地區,包含鳥取縣、島根縣、岡山縣、廣島縣、山口縣等5個縣;面積為31,917.37平方公里、人口約771.8萬人。日本戰敗後,為與國家中國(中華民國,中華人民共和國)相區別,有時也稱為 山陽山陰地區。 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、美作、備前、備中、備後(三備)、安藝國、周防和長門,山陰道包括丹波、丹後、但馬、因幡、伯耆、出雲、石見、隱岐,共十六國。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,因戰亂較少,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,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。

歷史記載

將山陽道和山陰道等地方合稱為“中國”,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應該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《太平記》。書中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,後來也管治著山陽道的周防、安芸、備後、備中及山陰道的出雲、伯者、因幡等國,故後來稱足利直冬為“中國探題”。所以相信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,就以“中國地方”來統稱以上諸國。

在描寫日本古代神話與天皇家系的《古事記》與《日本書紀》中,將出雲國地區稱作葦原中國(あしはらのなかつくに),簡稱中津國、中國,也有可能是該詞的語源之一。

留意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、美作、備前、備中、備後(三備)、安藝、周防和長門,山陰道包括丹波、丹後、但馬、因幡、伯耆、出雲、石見、隱岐,共十六國。 但“中國地方”並不包括了整個山陽和山陰道,其中備前、美作、播磨、但馬、丹後、丹波等地方(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府和兵庫縣)並不算是“中國地方”。

名稱爭議

根據日本方面的說法,指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,中國的政權是依朝代名命名(如大清國),直至中華民國的出現才開始固定“中國”在大陸的官方使用;而在此之前的日本已經有“中國”一地方了來形容本州西端了。因為中華民國的出現,使日語中的“中國”一詞的寫法和讀法也可同時表示鄰國的中華民國。在日本二戰前的社會,一般會把非日語地區用當地稱呼方式發音表達,或以歐美人對各國的稱呼之發音作為轉化成日語譯音,故稱呼中國大陸為:“ シナ[(音)支那)]”,即中國的英文國名:“China”的譯音。戰後的日本才開始接受“中國”一詞也可等於“中國大陸”,而且在近代隨著有更多日本人到中國大陸旅遊工作,“中國”一詞幾乎完全取代中國地方,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。為表兩個“中國”的區別,經常以 山陽山陰地區作為日本中國地方的稱呼。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